亞運會首金受寵而非武術袁曉超不負眾望取開門紅

  • 作者:
  • 来源:
\


\

         北京亞運會,武術首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20年後的南粵廣州,這項長期在邊緣謀生的“國粹”又被推到聚光燈下,破天荒地主宰起亞運會首枚金牌的命運
歸屬。今天是開幕式後的首個比賽日,男子長拳比賽率先在南沙體育館擺下擂台,衛冕冠軍袁曉超不負眾望,僅用時 80秒就將廣州亞運會的首枚金牌收入囊中,為中國代表團取得開門紅。

        出生於武學世家的袁曉超幼年體質虛弱,10歲那年開始習武,調養身體之餘打下了紮實的武術功底。從 2003年的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奪冠起,袁曉超逐漸在世界武壇嶄露頭角,成長為中國長拳的領軍人物。即便早已“名震江湖”,但就在半個月前,聽說過袁曉超名字的人依然不多。對於普通人來說,看似熟悉的武術其實還很陌生。無論現場觀眾數,電視收視率還是媒體關注度,與熱門項目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別。

        尋求自我突破的武術,在本屆亞運會上迎來夢寐以求的機遇。為了推廣和弘揚中華武學,廣州亞組委充分借東道主之利,制定賽程時將武術的開賽時間提前至早晨8點35分,而長拳比賽通常只需40分鐘左右即可決出結果。如此一來,亞運首金不再是射擊運動享有的特權,袁曉超與武術則雙雙沾了“首金”的光,成了正賽首日最炙手可熱的人物與話題。

        開幕前,當媒體們研究賽程發現武術將取代射擊率先奪金時,袁曉超及其教練就不斷收到採訪請求,以至於這位山東小伙唯有關閉手機才能專心訓練。而在今天上午的南沙體育館現場,與毫無懸念的長拳比賽相比,競爭殘酷的媒體大戰似乎更有看點。

        開賽時間早,賽地距離遠都無法扼殺記者們的工作熱情,甚至有不少人乘坐清晨5點發車的班車“摸黑”趕來。約有上百家中外媒體趕到現場,而賽場帶有工作桌的媒體席僅能容納 20來人,其他記者幾乎將看台塞滿。當袁曉超經過採訪區時,現場立馬亂作一團,攝像機,話筒,錄音筆一擁而上,而更多的記者只能選擇去新聞發布會碰運氣。“有這麼多媒體關注,對於武術運動來說是件好事。”或許是習武的原因,袁曉超處亂不驚,臉上始終保持一副冷峻表情。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武術是幸福的,起碼在國際視野中揚眉吐氣了一回。不過等到發布會結束,絕大多數記者都徑直走向了班車點,體育館內正在進行的女子南刀比賽似乎與他們無關。看來此行的目的只是“首金”,而非武術本身。少人問津的煩惱,才下眉頭,卻又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