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线路 -- 江南茶文化之旅

  • 線上預定
          序:如果你是中国茶文化爱好者,或者,对中国名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请您一定加入我们的茶文化探索之旅.我们的第一站是深入碧螺春和龙井茶园,亲历茶叶和茶壶的制作过程,挖掘中国茶文化和历史,与业界专家亲密接触,品茶赏茶艺,最后体验茶的最佳日常生活运用之一茶宴。
 

    说起碧螺春茶
,它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岛屿洞庭东山和西山. 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一嫩三鲜”(芽嫩,色鲜艳、香艳浓、味鲜醇)的特点享誉大江南北,早在唐朝就被列为贡品。洞庭东山是在太湖之滨,西山是湖中的小岛. 当地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气候温和湿润,云雾迷蒙,空气清新,盛产桃,,,柿子,杨梅,琵琶等水果,满山碧树成荫,花果芬芳,四季不断.茶树间种于橘,,枇杷园之中,茶树果树的枝丫相互交错,根脉相连,茶园果园合为一体,茶叶受花果香味的熏染,就逐渐形成清香馥郁的特有品质.碧螺春相传已经有1300多年的采茶历史.碧螺春得名多是由于它条索纤细,蜷曲似螺,幼嫩整齐,茸毛遮体,银条阳翠”, 而最初的采摘地又在碧螺峰,采制时间在春天的缘故.清代顾绿<<清嘉录>>记载:”谷雨节前,邑侯采办洞庭东山碧螺春茶入贡,谓之茶贡.” 
         \            \

    自从碧螺春问世以来关于它的得名还有不少动人的故事
.传说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太湖备考>>记载,东山碧螺峰石壁,有野茶数枝,山人朱正元加以采制,其香异常,便把这种茶叫做吓煞人香”.另说是康熙某年春,茶叶特别多,竹筐盛不下,有人便塞在怀里.茶叶得到热气,忽发奇香.令人惊讶,争呼:”吓煞人香”,遂为茶名.

    清代王应奎的
<<柳南随笔>>中说:公元1675,康熙巡游到太湖,巡抚以这种茶进呈,康熙认为其名不雅,逐改名碧螺春.还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巡幸江南,驾临太湖东山峰下,到一所庙宇喝茶解渴,一品而惊叹为人间仙品,方丈介绍说这茶叫吓煞人香”,因为茶就产在东山峰上太湖庵前,风起时,四颗茶树发出近乎呜咽的哭泣之声,令人毛骨悚然,但是茶叶又极其醇香,名声传遍太湖南北.康熙决定亲自去访一访这四颗奇树.原来,太湖庵老尼姑曾收养一个女孩,因这女孩好穿碧螺衣衫,取名碧螺春.碧螺春长得聪明秀丽,特别喜欢茶树,亲手在庵前栽了一颗茶树.然而红颜命薄,当地有一个姓董的巡抚之子看中了美丽的碧螺春,董大少在蒙面抢人不成之后,杀害了姑娘.老尼伤心欲绝,把碧螺春埋在她最喜爱的茶树下,谁知次日又长出三棵同样的茶树来,风吹树叶便发出呜咽之声.康熙听罢便传董巡抚父子到太湖庵见驾,当场挖出碧螺春的尸首,从她口中取出半截手指头,和董大少爷的断指正好吻合.康熙罢了巡抚,斩了大少.老尼感恩戴德敬皇帝一杯香茗,只见茶色碧浓,螺页纷纷沉落水底,茶味益加浓烈芬芳,康熙十分畅快,下旨将吓煞人香改名为碧螺春,又提壁将太湖庵改为碧螺庵.圣旨刚下,只见四棵茶树枝舒叶茂,光霞顿生,哭声全无,枝叶响动如同鸟鸣泉淳,悦耳动听.自此,碧螺春茶名扬天下.连东山峰也改成碧螺峰了.
                 \              \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于谷雨结束.碧螺春的采摘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摘的早,二是采的嫩,三是拣的净。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在新茶上市,采茶季节里,茶农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茶叶,下午至晚上炒茶.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叶片约1.5厘米,嫩叶背面密生茸毛,茸毛又叫白毫,白毫越多说明茶叶越嫩,品质越好.不仅如此,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 去除余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据分析测定,每公斤一级碧螺春茶有十二,三万个芽头;二级也有八,九万个芽头,嫩度之高,为世界茶叶之首.

    谁知杯中茶,芽芽皆辛苦.亲历茶农制茶的艰辛过程,让人感慨万分.采下的茶要倒入200度高温的铁锅中杀青,借着薄薄的一层茶叶在锅中快速轻转,轻翻,轻抖,那隔不住地高温直冲心窝.当茶叶在锅中变柔时,双手紧按茶叶,贴着锅用力旋转片刻,然后抓一把滚烫的茶叶按在手心中顺时针揉,直至茶毫显山露水.这其中的甘苦是喝茶人无法想象的. 一锅鲜茶625,不能多也不能少. 多了茶的质量无法保证,少了那手中会烫出一连串的水泡.,,,,揉一连串的动作要持续35分钟.初春乍寒,但制茶人却犹如洗桑拿,浑身大汗淋漓,气喘不止.而茶农不失幽默地说城里人要减肥,就到农家来炒茶”.可想而知,体能的消耗有多大.当您悠然自得品茗之时,请不要忘了茶农的艰辛.

    制作碧螺春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劳动
,又是技术性很强的传统工艺.杀青,炒揉,搓团,焙干几个工序要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要做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碧螺春茶的炒制要领在于炒揉兼并,关键在提毫.提毫的手势要轻而活,只有精工细作才能显露出碧螺春浑身毛的特色.可见要求工艺之高,因此碧螺春也被人们称誉为功夫茶” “心血茶 
    
     
碧螺春的等级分类并没有客户观划一的标准,因茶的质量会随者茶树的生长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国家规定碧螺春共分7个等级,大体上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碧螺春茶叶的鉴别方法是:一看,二闻,三摸,四品,就是利用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来品定茶叶质量.一看是看外形,条索和色泽,湿看茶汤颜色;二闻世闻茶叶的香气,判断香气的高低纯浊正异;三摸是摸茶叶的身份,估量茶叶身子骨是重实还是轻飘,是粗壮还是纤细,水分含量是否达到标准;四品,对要想选购的茶叶如果吃不准,就先购少许,等茶叶开汤审评后再作决定.总之,正品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只要依照这一原则鉴赏品尝,判定是否正品的碧螺春就大致不差了.

    东山镇在元、明时街道基本形成,民国前后,全镇已形成西、中、东三个热闹街道。其范围还有渡桥、杨清和陆巷等几个小集镇。东山是江苏保存明、清民居较丰富的地区,是研究古代住宅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
   
           \       \      \
   
    品完了碧螺春,就该看看茶具
陶壶了。离得不远,就是宜兴紫砂的根脉--丁蜀镇,看了丁蜀镇就等于得到了宜兴紫砂的诠释。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属宜兴市市区。2000年江苏省将宜兴市规划定位为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接壤地区的商贸综合服务城市。丁蜀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著名阳羡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东方明珠、陶都之光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的仙鹤山麓,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三千多平方米。馆区依山而筑,气势宏伟,集陈列、研究、展览、旅游、购物、制作和陶艺学术交流于一体,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和唯一的地方性陶瓷博物馆。
               
    馆内藏品系统反映了宜兴陶瓷发展历史的演进轨迹,各类极具学术和历史价值的陶瓷制品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馆内常年陈列着8000余件陶瓷产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收藏价值,系统反映了宜兴陶瓷的灿烂文化和发展轨迹。

    全馆内设有紫砂研究所、古陶瓷研究所和十多个陶艺工作室。并有古陶、名人名作、紫砂陶、精陶、均陶、青瓷、美彩陶、艺术陶瓷、世界陶瓷和国内陶艺等十六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向游客展现着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古陶馆,分时期以资料为主陈列了宜兴区域内出土的汉代印纹硬陶、两晋青瓷、宋代紫砂、明清堆花等古代陶艺珍品,展现了宜兴制陶先民的聪明才智。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清代的紫砂黑衣回纹瓶是不可多得得珍品。珍藏着制陶艺人稀世佳作的名人名作馆,里面的艺术品件件都是巧夺天工,各有风采。是宜兴陶艺精品、名品的集中体现。其他的紫砂、精陶、均陶、青瓷、美陶展厅全是陶瓷艺术的海洋,那质朴的紫砂、端庄的均陶、典雅的青瓷、绚丽的精陶、别致的美陶,可谓是百花齐放、群芳争艳,别一番陶艺的景象。
从博物馆出来,漫步丁蜀镇的街道上,有许多陶瓷手工作坊,你还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一个陶壶,刻上自己的名字,成为永久的纪念。也许,从此以后,你再也不愿用别的壶泡茶了呢!
                                                   \ 
  
   
抱着茶壶,继续我们的茶文化之旅。下一站我们要访问的是另一个名茶基地龙井。龙井茶名气之大无人不晓,但是龙井又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浙江龙井等等,公认最好的就是西湖龙井,为什么西湖龙井那么好又那么贵呢?
   
   
我以为这有很多原因,包括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说说地利,大家看看全世界的好茶就知道所有的好茶必然都生长在名山大川,风景秀丽的地方。良禽择木而栖,茶叶也是这样。

    杭州市中心有江有湖,在西湖的周围又三面环山。大量的暖湿气流来到杭州以后就被山给围了起来无法逃逸出去,在群山中回荡逡巡。杭州的山在春季总是烟雾笼罩的。所以东坡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茶叶的生长需要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
,尤其是早上的露水对于茶叶生长更是至关重要,杭州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决定了这里能产好茶。同时杭州的土壤又是酸性的红色土壤,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吸收天地之精华,能长出这样的好茶就不希奇了。但是西湖边的环山就这么几平方公里大的地方,这样的地利条件是其他地方很难有的。

    再说说天时,最好的龙井大家都知道是明前茶,再差一点的是雨前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茶叶发芽到清明不过
10天左右的时间,清明到谷雨也就10多天的时间,农民种茶一年就挑这么几天采茶,还要有恶劣天气威胁的可能。别的茶大家都知道有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分。但是龙井的茶农是不屑于去采什么夏茶,秋茶,冬茶的。好的龙井茶都是用最嫩的茶叶芽和叶制作的。物以稀为贵,这么小块产地这么几天采制的时间,能不珍惜吗?

    最后我们来说人和,人和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采茶的人,因为西湖龙井是用最嫩的茶叶芽和叶制作的,每个茶叶枝头只有一颗芽,那炒制一斤龙井茶大概要多少个芽头呢,有人统计过大概要三万多个芽头,采摘的时候还要特别小心,要注意形状的完整,还要尽量做到一芽一叶或者二芽一叶,只要多混进一片叶子,收茶的人就会把茶叶的等级降低。采三个个芽头相当于要摘
3万次,所以一个有经验的采茶人一天也采不了几斤。采茶只有那么点时间,采茶就是和时间赛跑。根据资料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单手采茶,直到1956年,地方国营龙井茶场才出现来荷仙双手采茶的先进事迹。

    人和另一方面在于炒茶人,龙井茶的杀青工艺是炒青,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非常复杂,要看茶炒茶,要注意手势,手法和温度,现在一般都用电锅手炒,十大手法是老茶农对炒龙井茶手法的归纳,不是每一个等级的茶都要用到这十种手势,也不是每一个手法只有一个动作,一切都要根据手里的茶叶质量来定手法。每一捧鲜叶的水分含量、新鲜程度、大小都不同,经验老到的茶农会根据鲜叶的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手势。因为炒制工艺复杂,是绝对不可能机械炒制的,所以龙井茶都是名副其实的全手工。根据
2008年杭州茶博会的炒茶大赛的比赛结果,10名炒茶大王一天也炒不过1斤左右的龙井茶。大家想想是不是挺吓人的。而且龙井炒制一般都是男人炒制,女人炒制的又叫女人茶,由于力量不够,往往茶叶的味道会柔弱很多,有经验的茶人一喝就知道。西湖龙井价高所以好的炒茶人都集中在西湖一带。
   
   
西湖龙井有五大产地,",,,,",狮是狮峰,老的十八棵御茶树就在这里.这里有老茶种,但也不多了.龙是龙井,这里其实离狮峰很近, 云是云溪,其实最早的龙井茶都是这里出来的,因为茶叶和我们国家的佛教文化是分不开的,最早历史记载的龙井茶是云溪的灵隐寺的和尚种的,当时灵隐寺的庙产很大一块就是茶叶地,当地很多茶农都是寺里的雇农.虎是虎跑山,这也和佛教文化离不开,但这里离西湖较远,当然得天独厚的是这里的虎跑泉水,水是茶之母,好水才有好茶.梅是梅家坞,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到过这里的人都不用怀疑这里茶叶的质量,而且近年来杭州城市的汽车多了以后其他地方尾气的污染都增加了,只有梅家坞这里是天然的氧吧,而且因为交通不太通畅,反而这的茶叶含铅指标会低点.
        
    深入茶园,体验了制茶过程,品尝了新鲜茶叶之后,你一定还想带些珍贵的茶品回去。上海大不同天山茶城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2年,总投资 8000 万元,建筑面积达 23000 多平方米,拥有 386 个铺位,集茶叶交易、古玩鉴赏、茶艺表演、餐饮娱乐、宾馆住宿为一体。天山茶城荣获“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茶叶百强企业”、 AAA级中国茶叶信用企业”、上海市 AAA 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示范市场”等称号,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指定为“国家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茶市”,多年被上海市评为五星级文明市场。是上海市国际茶文化节分会场,长宁区的“十路十景”之一,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茶道表演大赛”和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首届“品茶王“大赛。在这里,茶友们可以品到全国各地的好茶,欣赏茶艺,学到如何品茶,各种茶品的价格也是最最实惠,物有所值的。
            \          \          \
  
最后,让我们再一道体验一次茶品的绝妙应用:“茶宴”,顾名思义就是用茶来做宴席。传统上为了解除生猛海鲜、六畜(牛、马、羊、猪、狗、鸡)等的腥、膻、臊味,常用料酒、五香、八角、花椒、桂皮为调料,而这些调料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副作用,而用茶叶做调料,去腥、去膻、去臊味、去杂味,不但不会喧宾夺主,反而和原料相得益彰。茶宴的特性是“菜永远第一,茶永远第二”。   
五味六色是茶宴的绝妙之处。五味——酸、甜、苦、辣、咸。六色——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茶宴五彩缤纷,其色来自与自然的茶色。茶之香、茶之韵、茶之味、茶之形、茶之性衍生出数百道精美绝伦的艺术菜肴。这里的茶宴,千年茶经内难觅,古今菜谱里无踪,成为中国饮食史上的一株奇葩。现代人讲究吃出健康、吃出自然、吃出一份好心情,茶宴充分让人们体悟到了这种感觉,让人们将吃饭变成一种轻松愉快,让桌面上不怎么相识的人有了话题。

    
1994年创建的第一套经典茶宴“西湖十景”。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并在199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52集《话说中国茶文化》栏目中,列为“中国一绝”。相继又有多家报社:新民晚报,新闻报,中国商报,解放日报,文汇报陆续刊登了具有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的中国茶宴报道。高度地评价“茶宴”为“可以吃的文化”,“中国第九大菜系”等等的美誉。

预订链接:http://www.chineseineurope.net/cms/2010/1007/529.html